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西:高招三本院校投档线公布 前4个批次共录取95541人
2015-08-0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8月2日,记者从我省高招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三本院校的投档录取已经开始,三本批次共计划招生22740人,目前各院校的投档线和最低排名已经揭晓。此外,记者了解到,我省高招提前批本科、国家专项定向本科、第一批本科和第二批本科共录取考生95541人。

【已录考生】截至8月1日

提前批本科

国家专项定向本科

第一批本科

第二批本科

4个批次共录取(含预录取)考生95541名

文史类录取考生19913名

理工类录取考生60788名

艺术类录取考生13242名

体育类录取考生1598名

【预留计划】省外高校追加预留计划

共2888名

文史类228名

理工类930名

艺术类1716名(含全国计划536名)

体育类14名

【上线落选】

一本线上落选考生

文史类24名

理工类162名

落选率文史理工合计仅为0.59%

二本线上落选考生(含一本)

文史类275名

理工类1063名

落选率文史理工合计仅为1.74%

【招生计划】共22740名

外省院校6972名;

本省院校15768名。

按科类分为:

文史类7051名

理工类13358名

艺术类2050名

体育类281名

此外,三校生本科文理招生497名;本科艺术招生14名。

【院校投档】

文史类共225所

平行志愿投档满额院校163所,占72.44%。

投档分居前院校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489分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485分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484分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学院484分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483分

武昌首义学院483分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483分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483分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482分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482分

理工类共252所

平行志愿投档满额院校158所,占62.7%。

投档分居前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488分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487分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487分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486分

武昌首义学院486分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485分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485分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学院484分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483分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483分

【缺额填报】

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曹正龙表示,从三本院校平行志愿投档情况来看,整体生源较好,投档满额比例较高,大城市和沿海城市院校的生源普遍较好,特别是重点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生源更好。

三本平行志愿录取后的缺额院校及专业将于8月5日向社会公布,凡是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在当天上午8时至下午5时进行网上征集志愿的填报。

文/记者廖济堂 实习生夏琳 吴可歆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江西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西省首批两所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之一、江西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创办于1994年,坐落在享有“英雄城”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省会城市——南昌,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建有3.3万平方米的数字化图书馆,藏书300余万册。建有汽车技术中心等200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实验实训设备先进。建成以万兆为核心、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学校设有人工智能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和39个普通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建有省级科研平台10个,市厅级科研平台7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学校注重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创新教育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课程、创新平台、创新导师、创新评价、创新成果7个系统化的创新教育体系。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简报》专刊报道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经验。近年来,学生在科技竞赛、发表论文、获批专利数量连创新高,先后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竞赛荣获一等奖,涌现出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获得者米拉迪力为代表的众多双创典型。学校举办人于果先生是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十三届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建校28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为振兴中华而办学”的宗旨,恪守“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校训,坚持立足江西,辐射全国,为基层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确立建设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办学实力和办学影响力名列全国民办高校前列,连续10年排名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榜首(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学校的办学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江西人民满意十大品牌大学”和“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8年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为“江西省民办高校的排头兵、领头羊,是江西省民办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 南昌工程学院南昌市青山湖区
    学校简介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学校原为水利部直属高校,2008年实现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1978年恢复办学,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4年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2005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先后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被总参谋部、教育部批准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成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高校,2020年以来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学校开启“更名升大”奋斗新征程。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拥有瑶湖和彭家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69.4万平方米,另外在金溪县建有面积达1000亩的科教基地。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士官学院和瑶湖学院等17个教学院(部),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合作培养本科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69人、留学生15人。学校拥有水利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水利、林业、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工商管理、应用统计、出版、艺术、翻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7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农林计划”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6个(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5个、省“卓越农林计划”专业1个)、国际合作教育专业2个、一本批次招生专业7个。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3.25%;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9.38%。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二级教授9人,全国水利高等院校水利类专业带头人1人,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人才100余人。聘请1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学校名誉教授,柔性引进杰出人才8人。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40万册,各种中外文数字资源库9个。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四个回归”为遵循,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强化优良学风养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均位居全省前列。近五年,学生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励492项。建校60多年来,学校面向地方和水利行业培养了13万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和水利电力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赢得良好社会声誉。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36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平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学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江西省电子学会挂靠我校。《南昌工程学院学报》在全国工程类院校学报中排名靠前。学校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建设团队4个。近五年,获国家级项目96项、省部级项目908项,累计科研经费4.7亿元;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892项;发表学术论文3187篇,其中SCI/EI类检索论文507篇;获省政府科技奖1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省教学成果奖励5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2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项,其中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学校先后承办首届国际水土保持青年论坛、第三届全球森林生态经济论坛、中国水利学会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珍贵树种学术研讨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学术年会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校大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响应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主动融入浙赣粤大运河工程,积极参与特高压入赣工程,在水工程安全、生态水利、智慧水利、智能电网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社会服务经费达8000余万元;推动樟树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在江西、广西、云南等地推广种植,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积极参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对口支援,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与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更名升大”奋斗目标,秉承“自强不息、格物致知”的校训,弘扬“开拓、勤奋、求实、文明”的校风,着力深化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高水平水利电力特色大学建设,谱写南昌工程学院发展新篇章。
  • 学校简介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省政法干部学校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江西省司法厅警察训练总队这看似不相同的四个名称,其实有一个相同的核心:就是“政法”两字!不错,这正是江西省唯一一所政法类大专(高职)院校,隶属于省司法厅的——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江西政法学院(后分为三个学校,即江西省公安专科学校、江西省劳改警察学校和江西省司法学校),2000年江西省司法学校和江西省司法警官学校成建制合并为江西司法警官学校,2002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并保留江西省政法干校的职能,因此,2009年,被中央政法委、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15部委确定为“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2013年5月,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学院增挂“江西省司法厅警察训练总队”牌子。正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学院虽占地仅175亩,但校园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绿化美化,十分宜人。学院教学科研设备完善,拥有现代化教学监控系统,建有汽车驾驶训练场、警务技能训练中心、法律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多媒体教室、刑侦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中心、塑胶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教学、生活配套设施,馆藏图书60余万余册。现有在编教职工229人;现有在校学生7400余人。更有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有副高以上职称资格的教师114人,有律师、会计师、心理咨询师等“双师型”教师86人。有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8名,2个省级教学团队(行政原理与实务和行政管理)。学院自升格以来,以“博学、明法、求实、创新”为校训,注重内涵建设,无论专业、课程还是教学科研均有不错的建树:专业建设:有1个教育部、财政部重点建设专业(书记官),有3个省级示范专业(法律事务、刑事执行、司法警务),有5个省级特色专业(法律事务、刑事执行、书记官、司法警务、法律文秘);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刑事执行、司法警务),1个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法律职业技能),有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监狱管理、速录)。课程建设: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行政法原理与实务》),7门省级精品课程(《行政法原理与实务》、《民法原理与实务》、《法律原理与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中文亚伟速录》、《大学语文》,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行政法原理与实务》、《中文亚伟速录》、《民法原理与实务》、《刑法原理与实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文书》、《图形制作》),有6门司法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法律原理与技术》、《中文亚伟速录》、《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证据法》、《司法警察概论》、《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教学科研:学院有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有1项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有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有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警务技能方面:2004年,在江西省武术散打锦标赛上,获得高校组团体第1名;2008年,参加江西省散打锦标赛,获得团体第二名,总分并列第一名;2014年,参加第十四届省运会,荣获高校专科组团体冠军;2017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共取得1个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3个第五名的好成绩。速录技能方面:近年来,学院师生代表队在参加一系列速录大赛中多次获得团体一等奖、二等奖,廖宇琴同学以652.92字/分钟的成绩打破了汉字速录的世界纪录,杨茗茹老师殷亮亮同学入选中国国家队并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学院在管理方面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学生在校统一着人民警察服装,高标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办学几十年,学院向社会输送了大量具有较高素质的法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高校中居于前列,每年考取公务员的人数在全省高职院校名列前茅,毕业生遍布全省各公、检、法、司等部门,已有大批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不少还走向了领导岗位,并涌现了张献、李文华等英雄人物。当前,学院领导班子将遵循教育规律,推进各项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改善办学条件,突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江西有地位、全国有影响、专业有特色、学生有出路”的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江西省国资委主管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奠基于1978年成立的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1984年,在技校基础上成立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中专)。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2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并更为现名。2010年,学院入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3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2014年,成为江西省高职院校首批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试点单位;2018年入选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办学条件充足完备。学院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现有艾溪湖、青山湖两个校区,另有一个共青城产教融合基地(2022年2月正式开工),总占地面积达1475.6亩.固定资产总值超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6亿元。校内实训基地216个(其中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10个),校外实训基地106个。绿色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图书馆建筑面积2.3万m,阅览室座位1800个,藏书120万册,馆舍面积和藏书总量位居省内同类院校之首。先后获评全国教育信息化首批试点单位、全国高校公寓(宿舍)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职业院校资源建设60强院校。专业设置特色鲜明。学院下设7个二级学院,在校生17213人。开设高职专业60个,建成国家示范骨干专业8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5个,拥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和省级特色(示范)专业20余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形成了以材料工程、物流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主,紧密对接江西省“2+6+N”产业发展规划的特色专业群。先后两次获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江西省1+X证书制度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点、21项试点证书的联盟牵头单位,共有48个专业参与证书试点工作。人才队伍稳步壮大。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内培外引、校企共育”,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现有教职工1074人,其中专任教师83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8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420人,“双师型”教师654人,占比78%。获批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创新教学团队7个,工人先锋号2个,省级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高层次人才52人(其中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1人、江西省技术能手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能工巧匠”2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5人、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人、江西省首席技师12人);有全国建材行指委副主任1人、各类行指委员5人、专指委主任1人、委员6人,省督学评估专家2人。截至2020年底,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教师109人次。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建成国家精品(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86门;参与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2019-2021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七、江西第一。2017-2021年,连续五年蝉联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十三五”期间,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数列全国第28名(其中2020年改革试点赛获奖数列全国第10位);累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103篇,出版教材(著作)122部(其中立项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8部,入选国家“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3部);获批立项省级以上课题76项,获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78项;为社会开发高水平应用性技术成果41项,与企业合作开展的2个重点产学研项目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院着力打通中职、高职、职教本科到研究生人才培养通道。文、理、艺术、“三校生”录取线近十年稳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2021届5008名毕业生有1540人升入本科高校,专升本率达30.75%;与东华理工大学合作培养的2021届应用型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48.57%。学院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 “五维一体”文化育人(一年级开展红色文化育人,二年级开展工匠精神育人,三年级开展校友文化育人,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心文化贯穿育人全过程),学院入选江西省第一批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在2021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年度质量测评中获评A等,单文增老师入选感动江西教育十大人物。学院大力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成2050平米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中心。积极搭建就业合作平台,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以“优秀”等级通过2016-2018年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以“A”级通过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督导评估。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强院校。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深入推进。依托江西省国资委平台,学院先后与260多家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校企共建二级产业学院6个,开设 “订单”班72个,其中现代学徒制订单班14个。牵头组建江西省首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教集团——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现有成员单位125家。2020年,集团入选第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学院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驻寻乌县南桥镇团红村扶贫工作队屡获表彰,其中第一书记赖玮被省政府授予“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派遣教师长期驻外工作,并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的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教师进修、校际交流互访、学生交换等项目,2名外籍教师获省政府授予“庐山友谊奖”。学院是全国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百家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试点单位、国家建材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优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江西省首批职业技能鉴定综合评价试点院校、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先后获评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高职院校校友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创建全国一流高职名校目标,努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学校简介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办学,占地面积共计2600余亩。校本部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现有1个材料冶金化学学部,4个学术职能学部,18个教学学院,18个科研院所。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在校研究生4000余人。毕业生以其专业适应性广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在江西高校前列,并于2011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2017年荣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据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榜显示,我校在2012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并列第5位。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我校在2014 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名列第94 位,在2022年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145位。学校拥有1个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矿业工程、冶金工程),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个交叉二级学科点,4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其中“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较高,7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榜上有名。2019软科一流学科排名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分别位居全国第7和第9,其中矿业工程进入全球前100,“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73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7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学校建立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人、博士教师630余人),其中,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双聘院士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创业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863”首席科学家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A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全国模范(优秀)教师60余人;省“双千计划”、“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省部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和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共300余人;正副教授75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硕士生导师700余人。学校还聘请了左铁镛、古德生、邱定蕃、孙传尧、张文海、赖远明、王运敏、杨春和等院士和1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并聘有30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还有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37个校内外实习基地。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全国率先试行“3+1”创新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竞赛上,多次代表江西省高校实现重大突破,赢得了重要荣誉。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曾实现全国一等奖江西省零的突破。近五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重要赛事上获得全国一等奖150余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最新排行榜中位列75,省内排名第2。学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冠军一百多项,在北京奥运会啦啦操队选拔赛中,以冠军队的身份进入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学校攀岩队获得国际攀岩大师赛、世界杯攀岩赛、全国攀岩锦标赛等国际国内比赛冠军二十多项,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学校积极服务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已构建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一批强势学科,形成了稀土、铜、钨、锂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特色和优势,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等新兴学科也日渐享誉国内。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多项,科研总经费10亿多元;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23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多年来一直与中国铝业、中国中钢、上海宝钢、江西铜业、紫金矿业、铜陵有色、西部矿业等一百余家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600余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韩国等高校实施学分互认、本硕生互换、合作办学等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校为海外留学生接收院校,共招收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语言、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学习。学校获批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共计举办 夏(冬)令营项目和海外教学项目20个,教授3000余名海外学生。2015 年获国家汉办批准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至今,已建设校内外教学点11个,注册学员2716人次,汉语考试HSK考生5393人次,组织文化推广活动81场次,累计受众达40200人次。2017年获批与旁遮普大学合作举办“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为全省首个境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由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全额奖学金,通过订单委托培养模式,储备一定数量的电力运行属地化人才,这些学生将成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中坚力量。2018年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4+0项目。学校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中澳REEM国际研究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高温过程联合实验室”,2019年,学校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4+0项目。除此之外,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就稀土技术、澳洲高效磨矿和高效细粒浮选技术等技术开展科研合作,承担了“用DENKA BLACK Li 导电剂提升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性能的合作研究”(日本)、谦比西铜矿“矿山采掘信息化”(赞比亚)、“含砷硫难处理金矿金提取工艺研究”(缅甸)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余项。学校秉承“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术为基,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思路,贯彻“以法治理念治理学校、以教育规律管理学校、以市场理念经营学校、”的理念,实施“质量、特色、人才、开放”战略,突出“学科建设强实力、人才培养提质量、科学研究上水平、服务区域做贡献、发展成果惠民生”任务,深化“治理体系、人才培养、学科与科技、社会服务、人事人才、综合保障、党建与思想政治”改革,努力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转型发展,持续推进稀土领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建设“综合实力全国一流、行业引领作用突显、特色领域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大学”!网址:http://www.jxust.edu.cn电话:0797-8312161传真:0797-8312227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
0.3149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