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辽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普通类高职(专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剩余计划统计表
2024-08-1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普通类高职(专科)批(历史学科类)第一次“征集志愿”剩余计划统计表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普通类高职(专科)批(物理学科类)第一次“征集志愿”剩余计划统计表

关于公布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普通类高职(专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剩余计划和填报第二次“征集志愿”有关事项的说明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普通类高职(专科)批安排两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现就公布普通类高职(专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剩余计划和填报第二次“征集志愿”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填报志愿前,请考生在志愿填报系统中认真阅读《考生填报高考志愿须知》。各高校(专业)的选科要求、报考资格、体检要求、语种、学制、学费和其它相关要求,请查阅各高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备注和有关政策规定。

二、“征集志愿”实行网上填报,填报方式、志愿数量和相关要求与原批次相同。符合条件、不受志愿兼报限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按公布的剩余招生计划及相关填报要求填报“征集志愿”。补充录取按考生填报的“征集志愿”执行,相应批次原报志愿无效。录取原则、录取控制分数线及相关政策规定不变。

三、考生可在8月14日8:00—12:00登录网上志愿填报系统(网址:https://gkzy.lnzsks.com)填报普通类高职(专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志愿填报系统将在截止时间准时关闭,未在规定时间内填报的考生视为自愿放弃“征集志愿”补充录取。

辽宁省高中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8月13日


热门院校

  • 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市旅顺口区
    学校简介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为了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适应大连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的需要,由大连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职业高中学校。学校重点建设船舶机工与水手、邮轮乘务等核心骨干专业,并设置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应用及电子商务三大信息技术类专业,培养中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具有航运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社会信誉良好,是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坐落于大连市金普新区,占地面积近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办学设施一流。现有教职工45人,拥有多名双师型素质的航海类及科技类专任教师,实力雄厚,所有专业课教师皆具备相应的教学资格和丰富经验。学校在航海教育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注重教学质量和培养效果,保证航海专业的教学质量和船员适应证书考试的通过率。学校教学、实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可容纳学生近500人,是学生学习、生活、意志锻炼的最佳场所。自办学以来,已有近万名毕业生和培训学员走向航运一线的工作岗位,绝大部分已经成为了各航运及科技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得到社会的赞誉和肯定,学校因而被誉为“航海技能人才的摇篮”。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实施创新式教学的立校方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多种“双元制”教学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大连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业公司、大连易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中铁渤海轮渡有限公司、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大连国际海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丽星豪华邮轮、中远海运船舶重工等200余家企业与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多家国际劳务公司与学校紧密结合,形成了新形势下产教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学校是大连市与企业合作最多最紧密的学校之一,是大连市政府指定的中高等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学校也拥有自己独立的人力资源公司,专门负责学生的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优质就业等业务,为学生提供多种就业渠道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持续推进高水平中职航运科技教育建设,致力于打造成大连航运高素质、爱岗敬业、技术专业,能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扎实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 沈阳科技学院沈阳市浑南区
    学校简介沈阳科技学院,始建于1999年,前身为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201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6794人。 ●宜学条件=“绿牌”专业+实力师资+优质资源 “绿牌”专业为先导。建校二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需要,陆续开设了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五大学科门类的31个本科专业,重点培养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新型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方面应用型紧需人才。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于2016年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制药工程、金融学两个专业入选全省第三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学校在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即同一学科门类的专业,设立基本相同的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学生在经过一到两年左右的学习后,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所在大类包含的专业,避免“因一考而定终身”。 实力师资是基础。学校积极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专兼结合型师资队伍,并逐年扩大队伍规模、优化教师结构,有力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7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50人,硕士以上学位249人。2020年,我校《“要素入手,能力本位,双线并行,五步推进”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强化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研究与实践》获得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我校28个课题成功申报为省市相关科研立项和学术奖励;陈慧珍和李贺两位老师分别编写的教材《工程制图与CAD基础》《国际金融》被评选为辽宁省首届省级优秀教材;《电工学》《有机化学》等8门课程通过校级优秀建设课验收,全校优秀建设课数量达到了34门。学校还鼓励教师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深入企业行业实习实践,取得与所从事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人员到校授课,积极培养引育造就“双师双能型”专业教师队伍。 优质资源作保障。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96.2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52.2万册;建有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与教学相适应的网络多媒体教室123个;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200余家。校内实验、实习实训环境能够满足基础性、过程性、功能性实验的要求,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实训课开出率达到100%。学校成立了精细化工、化学工艺与催化技术、化学分析检测、高分子材料、环境生态、机械电子工程、信息产业创新等9个校级和5个系级科研院所,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学校与美国玛丽华盛顿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英国提塞德大学、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韩国庆星大学等积极开展广泛的校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更多选择。 ●宜居环境=区位优势+怡人景色+舒适住宿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学校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新行政、文化核心区域——浑南区,毗邻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和沈阳南站,未来也将有建成的地铁4号线(预计2022年底试运行)途经北侧校区。校园周边科技产业、高校林立,具有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生态校园景色怡人。学校本着“生态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的规划,依傍在全运二西路西段南北两侧建设而起。校区整体占地面积达41.96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3.9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3.13万平方米。其中,南侧校区于2014年9月建成并交付使用,并配有方便师生日常生活的咖啡厅、健身房、电影院、餐饮中心、超市等;北侧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于2019年投入使用,另有容纳万人体育场、实验实训中心等现代设施正在分期规划建设中。 学生公寓设施完备。学校建有标准化学生公寓20栋,光纤入户、环境舒适、设施俱全,充分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并于近两年进行了宿舍改造工程。目前,主要以精装4人间公寓为主供学生选择,公寓内为上床下桌、WiFi覆盖,配备了空调、电视、洗衣机、浴室、活动室、24小时热水等。 ●宜业品质=科技创新+校企合作+孵化拓展 科技创新引领完成学业。学校在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3年理论学习和1年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同时,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探索开创了一条借助科技创新与创业大赛来引领学生完成学业,培育技能型人才的新路子,全面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工匠精神的养成。2020年,我校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633项。其中,国际级奖励4项、国家级奖励22项、省级奖励607项,获奖总数比照往年增长两倍有余;积极承办了“辽宁省首届智能制造科普创意创新大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行业知名专家以及部分高校专家参与大赛评审,多个维度保障大赛主题鲜明、阵容强大,并评选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赢得了全省参赛高校和省教育厅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与良好评价。此外,学校还多次获得了优秀组织单位,年度获奖师生均数在辽宁省处于领先水平。 校企合作保障精准就业。在面向就业时,学校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先后加入了辽宁省“石油化工产业校企联盟”、“装备制造产业校企联盟”、“能源电力产业校企联盟”、“生态环保产业校企联盟”、“软件产业校企联盟”、“机器人产业校企联盟”等,与东北制药集团、中德新松教育科技集团、华晨宝马、东软睿道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精准实习、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有效确保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同时,学校与沈阳化工大学等省内知名院校共建研究生优质生源基地,为学生日后考研构筑桥梁纽带,每年约有10%的毕业生顺利考取到心仪学校继续深造。 孵化拓展助力大众创业。学校坚持秉承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于2011年9月成立了辽宁首家创业学院,于2017年下半年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以此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内全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多年来,学校通过建立起专业的创新创业导师库、成立科技创新与创业学生组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举办创新创业专题讲座、组织参加各种竞赛与科研活动以及协调发挥社会力量等方式方法,充分挖掘了在校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现了对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的启发、养成,并逐步引导学生将创业想法孵化为实际行动,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面落实。 在未来的几年里,学校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初心,继续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积极进取的姿态诠释“博学笃行”的真谛,以务实重行的作风开掘出“种德修身”的新知,全力创办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教育模式,构筑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办学格局,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社会满意的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为青年学子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起坚实舞台!
  • 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市浑南区
    学校简介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军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兵工专门人才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本科军工高等学校,是共和国“兵工七子”之一,曾用名东北军工专门学校、沈阳工业学院等,先后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工部、中央兵工总局、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2004年更为现名。学校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并管理,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是工信部首批“数字智能—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单位,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招收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队。学校位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风景秀丽的浑河南岸,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703人,其中专任教师1080人,含高级职称专任教师58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51人;有双聘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15人;省领军人才、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兴辽英才计划”人选、省学术头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等110人;获批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教学团队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7个。建有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平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经、管、文、法、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有16个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翻译、会计、工商管理等6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5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特色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学科。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7851人,其中本科生1532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530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三五”期间,学校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资金1.21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7门。现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8项;辽宁省、兵器行业优秀教材14部;获批辽宁省汽车工程产业学院1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0个;学生获国家奖93项、发表论文1998篇、授权专利565项。本科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学校国防特色鲜明,科研生产资质齐全,是辽宁省兵工学会理事长单位,辽宁军民融合(兵工)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B8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会员单位,校办军工企业国防资质齐全,曾被总装备部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突出贡献奖,东北唯一的兵器博物馆是国家、辽宁省和沈阳市科普教育基地、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开放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针对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强化特色,凝练主攻方向,加强人才和团队建设,做强、做大优势领域,科研实力得到明显提高,科研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师均年科研经费突破10万元,千万以上重大科研项目相继涌现。“十三五”期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0项,授权专利638项,专利转化39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634篇,获批及滚动支持省级创新团队2个、创新平台3个。与东北科技大市场签署工作站合作协议,与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签署共建协议,成为省内首批“辽宁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共建辽宁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8个。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兴校”战略,不断发挥对俄合作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芬兰、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沈阳理工大学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国际工程学院”获批教育部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波兰西里西亚技术大学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教育部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波兰、法国等国家的大学分别开展了4+0、2+2、3+1等中外校际交流项目。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等俄罗斯著名高校合作开展了中俄联合培养2+2项目,培养了大批“专业+俄语”的复合型国际人才。2012年我校成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公派留学项目优先选拔院校。累计培养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来华留学生。学校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所属的9个研究所共建了4个设备技术先进的合作实验室。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国家级普希金俄语中心。70多年来,学校始终牢记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立足辽宁、面向全国,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4万余人,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期,学校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文化治校、质量固校”五大发展方略,践行“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秉承“弘志励学,德才并蓄”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地处渤海之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辽宁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锦州,是由锦州医科大学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99年7月原锦州医学院分院,是当时辽宁省9所高校举办的二级分院之一。200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按照新机制、新模式改建为独立学院。2006年8月,伴随锦州医学院更名为辽宁医学院而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医疗学院,2016年3月,伴随辽宁医学院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而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学院立足辽宁,面向全国22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500余人。设立医学、管理学、工学3个学科门类,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医学检验技术等11个本科专业。学院依托锦州医科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新机制组建了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23人,其中教授55人,副教授77人。学院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实验教学条件优越,建立了解剖学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形态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中心、护理学技能中心、临床医学技能中心、康复医学实验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等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在北京、上海、哈尔滨、丹东、锦州、盘锦、葫芦岛等省内外城市建立了30余家高水平教学实习基地,其中有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修身 精术济世”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积极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多年来,学院已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历年来就业率在省内领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院将继续完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以适应学院发展的需求。未来,我院将在锦州滨海新区建成2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新校园,届时,学院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
  • 学校简介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系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省级示范校。学院地处沈北新区虎石台开发区,占地面积1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30余名,其中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3人,讲师、工程师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166人,全日制在校生6000名,共开设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城市建设行业相关的20余个专业。学院坚持“内涵发展,特色鲜明,治理有序,精品学院”的办学理念,依托辽宁省住建厅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品牌优势,不断拓展和深化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办学模式。学院先后与沈阳北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高等级公路建设总公司、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航空港集团辽宁工程有限公司、沈阳白云穗港装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港资)、沈阳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辽宁贝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沈阳瑞杰历信行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尊重、信任、平等、互助的“伙伴式”校企合作关系,在省内外建立百余个教学实习基地,聘请百余位省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行业指导和校企双向参与为成功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学院还与十几家企业联合开展了订单培养。学院管理规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办学的根本任务,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双重培养,强化学生发展意识,将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等融入日常学习和校园文化生活中,积极实施榜样引领计划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增强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为进一步凝聚学生、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和传承大学精神,学院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工作,现有学生社团50余个,90%以上的学生加入其中,为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展示、自我实现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学院立足沈阳,面向辽宁,辐射全国,努力培养适应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懂技术、会管理、能操作的建设行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
0.1530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