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武汉四月调考预估重点线理科501文科513
2016-04-2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4日,我市高三年级“四月调考”预估分数线划定:理科重点线为501分,文科重点线为513分。

参加此次调考的考生中理科最高分为710分,文科最高分为633分。预估批次线是根据去年高考的上线人数,以及此次参考学生的分数由高到低排序预测出的从第一批到第四批院校的上线分数。理科重点线501分,第二批线436分,第三批线337分,第四批线160分。文科重点线513分,第二批线460分,第三批线384分,第四批线140分。

专家提醒,该分数线仅供参考。学生可根据自己二月调考的成绩和预测分数线,大致判断自己在武汉所有考生中的位置,调整下阶段复习计划。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武昌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职业高等院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和军委国防动员部定向士官培养院校。学校位于武汉光谷腹地,汤逊湖畔。近年来,学校办学影响力持续扩大,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2017年湖北省民办“网络影响力十佳高校”、 2017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近年来,荣获教育部、省级多项教学成果奖。学校秉承“厚德强能、励志创新”的校训精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 “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德育为先,素质为重,能力为本,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学校占地面积1057.8亩,在校学生1.5万余人。现有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40027平方米,校内实训室85个,校外实训基地200多个。2017年,新建无人机、工业机器人、钢琴等实训室19个,改建实训室(中心)2个,与阿里巴巴、京东、东风乘用等32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学校现共设士官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前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现开设有通信技术、学前教育、无人机等42个专业,涵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财经商贸、旅游、教育与体育等7个专业大类,形成了专业结构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部队技能人才需求相协调发展的格局。目前,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拓宽办学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整体办学实力、水平、社会影响力位于湖北省同类院校的前列,成为特色鲜明、湖北知名、全国有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 武汉城市学院武汉市洪山区
    学校简介武汉城市学院于2002年7月成立,前身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学院现有在校生14078人,34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文、理、工、医、管理、艺术等7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布局结构为:工学12个占35.29%、理学2个占5.88%、文学3个占8.82%、经济学1个占2.94%、医学2个占5.88%、管理学10个占29.41%、艺术学4个占11.76%,已形成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主校区位于东湖风景区,占地1560余亩,建设面积55.17余万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8748.93余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7.6万册,电子资源62万册。各类实验实训室76个,其中护理学实验实训中心获评“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推进“骨干教师培育计划”等“三大工程”,配套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教师博士培养计划”等“四大计划”。现有专任教师811人,生师比为17.36:1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6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9.65%;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5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1.81%;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8%。学校致力于应用型本科建设。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紧贴社会需求,学校融入区域发展。学校确立了“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湖北产业群,辐射华中经济带,术德兼修,个性彰显,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建设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支撑的信息科学专业群,面向新产业,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学”专业为依托的大医护专业群,面向医护养产业,构建以“护教协同”为特色的“学校+医院”协同育人模式;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依托的电商物流专业群,创建以“新业态+创新创业”为特色的新型产业育人模式。1560 亩校园占地面积55.17 万平方学院建筑面积8748.93 万元教学仪器设备137.6 万册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2 万册图书馆共享电子资源学校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商科”,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有省级重点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近三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科研课题5项、教研课题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横向科研课题25项;校级科研课题63项、教研课题98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校积极创新校政、校企联合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武汉城市圈建立了175个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国家级和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7个,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45个,许多学生参与这些项目之中,培养了大批企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科技竞赛,近三年累计550人(次)获“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等重大竞赛大奖。学校鼓励学生多目标发展,多途径成才,与用人单位广泛合作,建立就业基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同时为有志继续深造的学生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复习考研,近三年考研录取率保持在11%以上。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德育工作。2006年以来,在全国高校首创并坚持“德育奖学金”制度,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和肯定。校党委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建和思政工作成果突出,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思政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湖北省委组织部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评“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武汉市文明单位”、“武汉市十佳平安校园”、连续五年获评“武汉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根据艾瑞森中国校友网研究评价,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在全国260多所独立学院保持前五名,2019年以99.72分位列第四名,湖北省独立学院第一名。学校主校区地处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落雁岛,常年绿树成荫,四季鲜花争艳,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实为读书陶冶情操之胜地。校园学风良好,学子争相好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青春风采洋溢,实为培养人才之殿堂。在新时代征程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励志修德、勤学创新”的校训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建设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鲜明特色大学而努力。
  • 学校简介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主办,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和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院校,是湖北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也是湖北省公路交通职业教育品牌院校。学校以“重德、励志、笃学、尚能”为校训,坚持“立足交通,面向社会,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为本、技能为先,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68年来共培养毕业生13万余名,为交通运输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保障,被誉为“湖北交通人才的摇篮”。十七大和十八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楷模陈刚毅,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蒋雪峰,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洪回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获得者徐壬,武汉市首届“资智回汉杰出校友”梅海涛,是学校毕业生的杰出代表。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万名。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3.17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9万册。拥有完备的现代化、数字化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和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设备,实习实训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校内建有15个实训基地、162个实训室,校外建有230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1个。学校设有公路与轨道学院、汽车与航空学院、交通信息学院、物流与交通管理学院、航海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公共课部、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教学单位。开设48个专业,以交通运输类为主,其中: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级示范专业点3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7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3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专业3个,交通运输主干专业1个,湖北省品牌特色专业10个。学校与全国知名企业合作开办有“中交班”“丰田班’“顺丰班”“武汉地铁班”等68个冠名订单班,涵盖70%的专业、60%的学生。学校现有教职工600余名,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湖北名师4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交通青年科技英才1名,全国交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2名,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名,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名,湖北省创新创业人才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1人,楚天技能名师23名,省部级优秀教师17名,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湖北省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湖北省高校教学团队3个。42%的专任教师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80%的专业教师参加过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或企业一线顶岗实践,双师素质教师占85%,还建立了由500多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库。学校是世界银行资助在亚洲成立唯一的“道路安全培训中心”所在地,是囊括丰田T-TEP学校所有奖项的全国唯一高职院校,是代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全国唯一的高职院校,是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ITAT)培训基地,是华中地区首个沃尔沃建筑设备能力发展基地,是湖北省唯一的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创新基地,也是全省培养士官最早、规模最大、军兵种最全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依托“双平台五中心”(“双平台”即科研工作平台、科技转化及推广工作平台,“五中心”即培训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创业研究团队培育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主动为行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培训、技能鉴定,年培训15000人次、职业鉴定4000人次,近3年承接的各类技术服务合同值超亿元。主持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研究项目66项,获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5项,编制团体标准3项,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校是全国交通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援疆代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交通运输管理干部培训平台优秀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就业湖北”先进高校、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平安校园,并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状”。
  •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洪山区
    学校简介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党和国家领导亲切关怀。董必武、李先念等先后为学校题词和题写校名。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百年校庆亲笔题词。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听取我校关于生物产业的汇报。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并提出“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校园环境得天独厚。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坐拥狮子山,三面环湖,拥有5平方公里山水校园,9公里浪漫湖岸线,10公里“林中路”,6.6公里湖光绿道,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景面文心、情境交融的校园风貌引人入胜。学科优势特色明显。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等3个学科为A+,生物学为A,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等3个学科为A-。据美国信息科技所《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数据显示,我校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等5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的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教育体系完整。现有学院(部)17个,本科专业6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全日制在校学生31219人,其中本科生18906人,硕士生8987人,博士生2891人,留学生435人。硕彦俊秀荟萃。现有教职工3013人,其中教师1688人,教授527人,博士后3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76个。国家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教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9项。获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1项、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6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2门。 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1个。科技实力雄厚。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9个,部省级研发中心3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6个,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个,校企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35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十三五”期间获批科研项目6318项,经费43.73亿元。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和玉米、淡水鱼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优异。1996年以来,学校连续十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以来连续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20年再次荣膺这一荣誉称号。发展愿景:到本世纪中叶,建校150周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
  • 学校简介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下称“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由长江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学院地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曾是东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马融“设帐讲学”之地,也曾是明朝一代名相张居正求学之所;明清两代县学宫、祭孔、乡试、迎状元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1936年,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在这里诞生,在董必武及中共地下党领导下,这里成为湘鄂西根据地红色堡垒,被誉为“湖北抗大”“江南陕公”。校园内的玄宫塘、文庙、棂星门等标志性历史建筑交相辉映,讲述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代一代栋梁的成才故事。学院举办方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学院依托和共享长江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设有经济与法学系、教育与心理系、人文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系、数学与医护系、管理系、建筑与设计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系和高职部等11个教学单位,设置42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学院2010年通过湖北省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被列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园林、英语等被列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园林被列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教)研项目87项,其中,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人文社科课题18项,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课题18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4项,荆州智库课题10项,院级项目32项。发表学术论文235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42篇,被CSSCI收录11篇、被SSCI收录1篇、EI收录1篇、CSCD收录1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主编、参编著作、教材38部。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优质师资队伍和教育管理团队,现有教职工593人,其中专任教师4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11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约占84.9%;长江大学长期委派高水平教师来学院承担教学与管理工作,为学院教育教学及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学院建有学术报告厅、艺术设计展厅、专业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校园一卡通信息化平台、标准化学生公寓等完备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学生公寓安装了冷暖双制空调、热水洗澡系统、宽带网络;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40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5万册,并实现了与长江大学图书资源的共享、通借通还。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以人为本、学生至上”办学理念,围绕“教学立院、科研兴院,创新强院”办学思路,践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育人理念,已为社会输送了万余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提升。学院荣获教育部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特等奖,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三等奖,新华网“魅力高校”荣誉称号等。学院践行“博文明理、日新笃行”院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注重专业知识学习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文理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在学生管理中,坚持统筹推进“五个思政”,构建“三强化、三深入”育人体系,即强化过程管理、强化品牌建设、强化工作研究,深入教室、深入寝室、深入学生心理,形成“泮池五月风‘科技文化节’”“十佳大学生”评选表彰和“国学讲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活动,用真心、真情、真意去关心和帮助学生,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在资助育人中,建立“奖、助、贷、勤、补、减、免”资助困难学生的制度体系,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学院奖学金、“湖北天蓝地绿”助学金和“松滋园林”奖学金及勤工助学金等多项奖助金,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在教学改革中,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地位,将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展双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近三年,学生学科竞赛成绩斐然,600多人次在国家级及省部级各类竞赛中屡获大奖;学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园林专业的20名学生参加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考,16名被录取,录取率高达80%;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均约40%,超全国每年约14.3%的司考通过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大力推进国际化教育和校企合作教育。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韩国江陵原州国立大学、崇实大学、淑名女子大学、加图立关东大学、格拉斯哥加多尼亚大学等高校开展“2+2”“3+1”“4+1”“3+1+1”等多种双学位、本硕连读国际教育;共享长江大学与美国、日本、爱尔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合作高校资源,参加“交换生”“专升本”“双学士学位”“申请就读硕士学位”“暑假大学生带薪实践”等学习、深造和实践。同时,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等各类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师生正朝着实现美丽文理、魅力文理、和谐文理、活力文理的美好愿景,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知名的应用型高校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
0.1716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