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本线上考生注意啦 今日10时前仍可补报志愿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实习生 宁诗敏 杜素莹 通讯员 粤考宣
一本补报资格线上考生注意了:今日10时前,仍可补报志愿。
省考试院提醒考生,不同院校征集志愿资格线高低有别,大部分仍以一本线补录,少数院校分数下降15分,个别院校补录线甚至高于一本线,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重庆大学的理科补录线均高达605分,高出一本线20分!
一本线上4701人未获录
据省考试院昨日公布的一本院校征集志愿在库考生分数段统计表,广东省文理科一本线上尚有4701人暂未被录取,其中文科1025人,理科3676人。
另外,文科征集志愿资格线574分以上的考生,有8735人;理科征集志愿资格线570分以上的考生则有16762人,共计25497人可参加补录。
不过,此次征集志愿的招生计划只有4000多名,其中文科800多名,理科2800多名(不含艺术类、体育类),相当于11名文科考生争夺1个招生名额,6名理科考生争夺1个录取机会,竞争仍然很激烈。
多数院校以一本线补录
记者发现,不同院校征集志愿资格线不同,大部分院校仍以广东省一本线补录,少数院校分数略有下降或上调。
理科资格线最高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重庆大学,补报资格线均达605分,高出一本线20分,与其第一次投档分数线一致,并未降分。而文科资格线最高的中南大学,也仍以第一次投档分数线601分进行补录,高出一本线12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则以597分紧跟其后。其余院校均按一本线或征集志愿资格线进行补录。
补录线高于一本线的院校征集志愿计划较少,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科只招哲学专业2人,理科则仅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各招1人。
大部分院校则以一本线补录,文科类仅广中医、海南大学、汕头大学等3所高校以574分征集志愿,比一本线低15分;理科则仅有汕头大学、广中医、南医大等12所高校以570分征集志愿,也比一本线低15分。
广中医和华农缺额较多
参加补录的院校,不乏“985”、“211”工程院校和办学历史悠久的重点院校。从征集志愿招生计划表上看,广东省招生缺口较大的学校多为农林医科类院校。
其中,广中医文理科均降分录取,按征集资格线进行补录。该校文科缺额458人,理科则缺额994人。汕大文理科同样均按征集资格线进行补录,文科尚缺额81人,理科缺额150人。
而招生大户华农,今年仍有979个招生计划需进行征集志愿。其中,理科尚有800个计划,按资格线进行补录;文科尚有179个计划,按一本线589分进行补录。
南医大今年文科无需补录,理科则尚有206个招生计划,按征集资格线570分进行补录。
补录仍然实行平行志愿
文理科考生征集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每人可填报一个院校志愿组,3所平行而有序的院校志愿。报考美术类、音乐类、体育类院校(专业)征集志愿的考生,每人只能填报2所院校志愿(非平行志愿)。每个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文理科征集志愿录取时,不再进行预投档,但实行两次投档、录取。第一次投档在征集志愿资格线上,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考生分数排位从高到低依次检索,投档比例为1:1,由高校择优录取。
第二次投档时,按院校缺额专业情况,在征集志愿资格线上,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考生征集志愿以1:1投档比例,对院校缺额专业进行指定专业投档(含服从专业),对个别缺额较大的学校,可适当提高投档比例。
现场
华农依然是补报大热门
新快报讯一本志愿征集于昨日下午开始。记者在天河区招生办看到,现场十分冷清,前来确认签名的学生人数甚少。从下午3点半到4点半,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只有不到10名考生前来确认。越秀区的情况也相似,第一天前来确认补录的考生不到20人。业内人士认为,今天早上才会是考生进行补录确认的高峰期。
采访中记者发现,部分前来补报志愿的学生,已经意识到广东院校报考热度高、考生扎堆填报的情况,开始将省外院校列入考虑范围。
理科考生小杨高考成绩581分,她表示今天只是过来咨询,志愿还没填好。但华南农业大学、汕大和华中农业大学都在考虑范围内。“广州学生都扎堆省内,我觉得上省外名校的机会大一点,还是希望能冲一冲。”但小杨的父母都希望她能在省内读书,小杨表示具体还要回家再和他们商量。
省内院校中,华农依然是补报志愿中的大热门。在越秀区招生办记者采访发现,近20名的考生中,有9人选择了报华农。
来自培正中学的小吴已经在网上确认,过来招生办最终确认。考了理科578分的她,比降分后分数线多出8分,报了华南农业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小吴希望在入学后,能争取转专业。而理科生小陈考了581分,也只填报了华农一所学校。他表示,华农是父亲帮他选的,能不能上一本学校他自己并不在乎。相比之下,他更想要去广商读经济学,因为那才是他的兴趣所在。
招录
粤文科状元投入清华怀抱
清华首次斩获半数文科前十,在粤实录140人创历史新高
清华大学在粤本科录取前日结束。今年清华在扩招八成后,仍继续追加指标,最终在粤实录140人,创历史新高。特别的是,以理工科见长的清华,首次斩获半数广东省文科前十名考生,理科前10名中,也有8人被清华录取。
大幅扩招后再追加11名额
去年,清华在广东计划招生29人,今年的招生计划却为53个,增幅高达八成。尽管清华已经在广东大幅扩招,但在实际录取中,还揽得了超出计划的优质生源,最后追加了指标,最终统招录得理科56人文科8人,合计64人。
除了统招考生,今年清华在广东还录得自主招生理科16人文科1人;清华美术学院录得28人;首开的飞行员班录得3人;此外还录得体育特长生2人、文艺特长生1人和保送生25人,合计实际录取140人,创了清华在广东录取的历史新高。
今年,清华推出自主招生新政“新百年计划”。“新百年计划”包括“领军计划”、“拔尖计划”和“自强计划”三部分。在“新百年计划”推行的第一年,广东共有来自9所中学的11位考生在“领军计划”综合面试中表现出色,获得了60分的自主认定。他们最终全部被清华大学录取。
去年文科前十未录到一个
清华广东招生组老师张颢表示,向来以理工科见长的清华,今年在文科录取也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今年清华在广东文科录取8人,比计划的4人扩了一倍。8人中,广东文科状元实考裸分682分的茂名考生孙婉莹,被我校录取。”而另一名成绩同为682分的文科状元深圳中学李隽卷,则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去年清华一个全省文科前十名的考生都录不到,过去文科录取确实不够理想。”
张颢还介绍,今年清华文科专业中,热门专业是金融类专业,此外新推出的社会科学实验班也颇受考生欢迎。该实验班吸收了往年清华在理科方面的成功经验,入学头两年不限定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基础教育,之后的高年级才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分为普通人文学科、法学、国际关系学、新闻学等专业方向,聘请各专业优秀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精英培养。
南科大新生高考成绩平均超出一本近70分
共录取188 人,校方称其招生模式获圆满成功
羊城晚报讯记者沈婷婷报道:被录取的新生高考平均成绩超出一本分数线69.475 分! 高教改革试验田南科大今年的招生“成绩”,多少有些“出人意料”。16 日,记者从该校招生说明会上获悉, 该校在广东等八省计划招生180 人, 实际录取188 人,扩招8 人。从新生的高考成绩上看, “已经达到"985 高校"的中上游水平”。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说,南科大今年的本科招生工作,是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而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建立学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成绩和高校自行测试成绩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 即高考成绩占60%, 高中阶段的平时学业成绩占10%,南科大自行组织的能力测试占30%, 最终构成考生的综合成绩,按考生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据介绍,高考结束一周后,八省共有5932 名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参加南科大的能力测试。经过专家组对报名学生平时学业成绩、学校推荐意见、个人申请、自述材料和各种获奖证书的严格审核,1357 名学生获得能力测试资格。
朱清时表示,南科大今年的招生已圆满成功,希望可以继续下去。明年怎么招,怎么扩,还要和教育部、教育厅协商,南科大的灵魂就是改革创新,如果不是,那就没有意义了。“南科大如果和全国2000 多高校一样,办成毫无特色、千校一面的学校,那就是失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9年,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广东交通学校、广东省航运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省教育厅主管、行业特色鲜明、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迄今已有60多年办学历史。学院坚持立足交通、服务粤港澳经济与社会发展,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04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13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2016年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16-2019年,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院校”;2018年获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院校”;2019年获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示范单位、广东交通教育科技先进单位、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基地等光荣称号。学院扎根南粤大地,服务“一带一路”,目前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现有49个专业,涵盖土木工程、汽车机械、船舶驾驶、轨道交通、智能交通、运输管理、机电设备、电子信息、商贸等领域,形成了“公路、水路、轨道三路引领,机电信息、经济管理两翼发展”的专业整体布局。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拥有“十三五”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院校骨干专业14个,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6个,广东省品牌专业16个(其中一类3个、二类13个),曾获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开展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4个,“3+2”中高协同培养专业25个,“3+2”“2+2”“4+0”等高本协同培养专业14个;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拥有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3个、省级5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1门、省级13门,曾获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拥有216个设备先进的一体化多功能校内实训教学场所,51个政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582家紧密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基地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基地(或公共实训中心)4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7个;在产教融合方面,建有产业学院4个、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基地项目——现代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共6 个产教融合实训中心,设备值5000余万元,协同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立项广东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在师资队伍方面,高级职称占比超34%,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84%,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拥有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5人、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全国物流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6人、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在科技服务方面,建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协同创新中心4个、广东省科技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团队)9个,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授权知识产权654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主编专业标准、行业规范5部,发表SCI/EI等收录及核心期刊论文160篇;在学生竞赛方面,学生获挑战杯、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等各类学生竞赛国家级奖项233项、省级奖项1000余项。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良的教学质量以及深厚的行业产业背景吸引了广大考生,成为众多考生首选报考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通道顺畅,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学院贯彻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始终立足交通、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展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考试等多种类社会服务项目,形成了以交通行业特色的系列培训为主线、经管机电信息系列培训同步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近三年,学院面向行业和社会共培训和鉴定各类人员8万多人次,组织职业(执业)资格考试约15万人次。学院秉承“求是、笃实、创新、立业”的校训精神,坚持“内涵发展、质量立校,开放融合、服务兴校”的办学理念,主动服务“交通强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需求。全力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类型特色、行业领先、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中实现新的跨越。 2021年9月
-
学校简介建设以大健康为特色的创业型职业技术大学一、办学基本情况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始办于1993年的“广州岭南文化技术学校”,2001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学院投资方为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性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贺惠芬任董事长,劳汉生任校长。是一所集医药健康类、电子通信类、现代制造类、财经管理类和创意设计类专业为一体的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现有广州和清远两大校区,校园总面积1316亩,校舍建筑面积64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3亿元,纸质图书逾169万册;截至2021年10月,有高职在校生23577人(含高职扩招);拥有专任教师为1043人;现有13个教学单位,43个高职招生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4个(药学、软件、模具、动漫),并有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5个(护理、中药学、软件、模具、动漫),省二类品牌建设专业2个(中药学、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均已经启动建设)。近年来,学院招生连续多年高出省录取线几十分并于第一志愿录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五年位居广东省民办大专院校前列,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2006年,学院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10年,学院获省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被确定为省民办院校唯一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同年获得教育部等六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7年,获得年度民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奖。2019年,通过广东省高职示范校验收复核及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复评,同年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省级品牌专业立项2个。二、办学指导思想与特色成效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重点,紧密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行业需求,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博学而雅正,业专而技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坚持以国家关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新精神为指导,以示范校建设、国家优质校建设为引领,注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学院内涵与特色发展。主要特色成效体现在:一是构建“一体两翼”育人体系。即以育人为主体,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为两翼,努力建设成为以大健康产业为主要特色的创业创新型大学。二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建设。围绕“一校一园”“一院一企”教育产业格局,构建产业园-“双院长”制二级学院-产业学院的产业链,形成体验-实践-实战教学链(岗位链),建设产业上下游有机衔接的政行校企共建、共治、共享的办学体制机制。三是推进“1533”工学结合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1+3”“5+3”“3段式”。“1+3”:“1”是完成国家规定教学任务,“3”是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3个真实项目:专业项目、公益项目、电商项目,以真实项目为抓手,重构课程体系;“5+3”:师生组建真实创业项目团队,体验5个角色,配备3个导师; “3段式”:学生在校期间,按照体验、实践、实战的步骤,完成生产实训活动。四是实施基于美国DQP体系的学分制改革。该项目获广东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并获广东省2019年教学成果二等奖。五是推行书院制师生共同成长社区管理模式。全面实行书院制管理,组建七大书院,融博雅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一体,打破年级专业,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社区。六是积极服务社会发展。学院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己任,成立了公益慈善学院、乡村振兴教育学院,与黄埔区合作共建黄埔社区学院等,积极投入社会发展多个领域的服务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
学校简介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佛山市人民政府举办和主管的一所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三水国家级工业园区腹地,总占地面积962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政府总投资11.8亿元,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超万人。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旅游创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7个二级学院。学校是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一流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佛山市职业教育基地总部单位,佛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牵头单位,佛山市职业教育学会牵头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21年成功立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学校秉承“修身 笃学 长技 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德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策略,围绕“立足地方、服务企业、质量为本、校企联动”的办学理念,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佛山区域重点产业,紧密对接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服务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按照“新产业引领新专业,强专业支撑强产业”的专业建设原则,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龙头,以信息技术专业群和经济管理专业群为两翼,以汽车专业群、新能源专业群、艺术设计专业群和食品饮料专业群为新增长极的11大专业群,42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9个,IEET认证专业1个。现有2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1个省级实训基地,14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设备总值达2.2亿元。学校全面实施“校企双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行业企业深度融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积极引进一批高端机构、企业,如佛山市机械装备行业协会、德国西门子技术示范中心、德国KUKA机器人技术应用与培训中心、华数机器人示范中心、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周边工业园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一汽大众、长安福特、海尔集团、北汽福田、科勒陶瓷、佛山铁投等2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设立企业冠名订单班20余个,建立3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3D打印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文化旅游产业学院等7个产业学院,形成“共建、共育、共享、共赢”的协同育人局面。学校为企业设立成人教育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等多种类型的培训班,为企业开展双转移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每年学校为地方企业和社会培训人员超6万人日。学校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验收——佛山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重要支撑单位,引领佛山市现代职教体系建设。2017年开展海尔现代学徒制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果获2017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荣获海尔家电产业集团“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017-2020年度连续四年获中国物流学会优秀产学研基地。学校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建设粤港澳3D打印创新创业中心,加入粤港澳大湾区金属新材料产业联盟和珠江口西岸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中国职教学会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院成功落户我校,搭建了增材制造高新技术重大研究平台,隆重举办了增材制造技术创新高端论坛暨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中国职教学会会长鲁昕、佛山市副市长许国担任研究院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4位院士受聘为委员。学校科技服务贡献与成果水平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果亮点纷呈,参加全国和世界发明展览会共获5金11银18铜奖,在第24届发明展览会上首获金奖。在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布局培育大赛中,1项晋升五十强并获最具投资潜力奖,2项进入百强;荣获第三届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总决赛初创组二等奖,是全省唯一获奖的高职院校。学校积极践行人才强校战略,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推行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引领工程、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双百工程和能工巧匠进校园工程“四大工程”,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新增3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引进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现有广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创新团队获得省级以上标志性成果达到114项。学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较好成效。自省示范校、省一流校建设以来,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61项,省级奖励854项。创新创业大赛奖励91项,其中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荐的14个项目100%获奖,获国赛主赛道创意组铜奖、省赛主赛道创意组银奖,2019年,广东省第十五届挑战杯”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近三年来我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中获奖总数位列全国前30名。2016届毕业生张展耀荣获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颁发的“2017年大学生创业英雄十强”,陈潇跃的创业团队项目获得第八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创业组一等奖。学校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2019年招生工作中,普通高考文、理科第一志愿投档率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态势喜人,我校2017-201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7.5%以上,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每年最终就业率均在99.5%以上。学校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拓展对外合作网络,与多所高水平国境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与法国克莱蒙商学院联合实施了国际管理本科2+2项目国际班项目。成功引入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成为广东省首批“德国工商会合作学校”,与全球知名企业——德国KUKA集团联合建立机器人应用技术与培训中心。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和“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学校在国际技能和创新大赛上屡创佳绩,参加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组织参加国际三大发明展之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第72届科创竞赛一举夺得两枚金牌。“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立足服务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服务佛山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服务一带一路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富有佛山产业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职院校。(更新于2021年7月)
-
学校简介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高标准、高起点成立的现代化公办普通高等院校。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惠州,毗邻深圳、香港、广州、东莞,东接汕尾,北连河源、韶关,交通便利,区域优势突出。 学院占地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园林交辉;青山与绿水共存,人文与自然相融。是“学在花园里,校在山水间”的绿色化文明校园,是孜孜求学、养性修为,实现职业追求和人生梦想的理想场所。 目前,学院设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电子商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财富管理、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园艺技术、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宠物医疗技术等22个专业。建设智能制造、电子集成、数控装调、自动控制、逆向技术及快速制造、工业机器人生产训练、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现代园艺、动物医护等多个能够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现代化生产实训中心,理工科特色鲜明。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副教授99人,博士生、研究生100位。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国家职教名师、南粤优秀教师在学院弘文乐教,传道授业。一万多名学子秉持“吃苦耐劳、淳朴厚道、臻技敬业、进取创新”的精神,在学院厚德博学,苦练本领。一批又一批毕业生从这里走向社会,立业报国!
-
学校简介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2021年7月,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与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实施集团办学,原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的编制、人、财、物等并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至此,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拥有了两个校区:天河校区、海珠校区。天河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97号,地铁上盖,毗邻华南植物园;海珠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5号,交通便捷,与广东财经大学一墙之隔。学校是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广东省“文明单位”、广州市“花园式单位”、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广东省林学会理事长单位、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近750人,其中专任教师560人,博士47人,副高以上职称189人。学校下设生态工程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园艺与食品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海洋与渔业学院、海洋工程学院、航海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设有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广告艺术设计、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跨境电子商务、水产养殖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航海技术等47个专业,在校生12000余人。学校是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该集团由广东省各林业研究所、森林公园、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及相关企业等200多个成员单位组成。目前,学校拥有近100个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占地68亩的多功能综合实训中心已投入使用,可同时满足1000多人开展实习实训教学,将打造成具有显著生态特色的国际交流平台。占地1600亩的粤西林果教学实训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可有效解决学校30个专业、10000名学生的实习实训瓶颈问题,成为农林类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典范。学校新建教学楼已完成建设,可同时容纳5000名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办学以来,学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始终坚持社会主乂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林业生态特色,服务生态产业发展,聚焦生态林业、生态园艺业、生态海洋业、生态服务业,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硏究成果日趋丰硕,社会声誉持续提高,文化传承创新扎实推进,国际交流合作逐步拓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风起扬帆时,能者立潮头。目前,学校正乘势而上,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优势,加大创新步伐,壮大办学规模,走特色发展之路,行开放办学之策,全力建设省内有名气、国内有特色、业内一流的生态品牌高职院校。